
江苏秋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
已认证
江苏秋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已认证
纳米球形碳化硅 是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新型无机材料,纳米级粒径(通常在10-300纳米)与规则球形结构赋予了它独特的力学与导热等性能。 1.力学性能与化学稳定性 高硬度与耐磨性:莫氏硬度达9.5(接近金刚石),显微硬度2840~3320kg/mm²,耐磨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材料。 耐磨抗冲击:显微硬度达2840-3320kg/mm²,在导热垫片受到机械挤压时不易破碎,避免因颗粒碎裂导致的导热通路失效。 环境耐受性强:耐1200°C高温氧化,耐强酸强碱(如5%硫酸浸泡300小时无腐蚀),适用于户外设备、化工设备等严苛环境。 2.超高导热效率与低膨胀特性 超高导热效率:导热系数高达165W/M·K,热膨胀系数极低,可在高温、高频工况下保持尺寸稳定性。,远超传统导热粉(如氧化铝20-30W/(m・K)、氮化硼30-60W/(m・K))。例如,在环氧树脂基导热复合材料中,填充60%球形SiC可使体系热导率提升至8W/(m・K),而同等填充量的氧化铝仅能达到4W/(m・K)。 热膨胀匹配性好:热膨胀系数低至4.3×10⁻⁶/°C,与硅芯片(2.6×10⁻⁶/°C)、金属基板(如铜17×10⁻⁶/°C)的热膨胀差异较小,可减少热循环中的应力开裂风险。 3.球形结构带来的填充与界面优势 高填充量与低黏度平衡:球形颗粒的堆积密度高(理论最大填充率可达74%),且流动阻力小。例如,在硅脂中填充70%球形SiC时,体系黏度仅为30Pa・s,而棱角状SiC填充50%时黏度已达50Pa・s,更利于自动化涂覆。 界面热阻低:球形表面光滑,与基体树脂的接触面积均匀,可降低声子散射导致的界面热阻。测试表明,球形SiC/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热阻比棱角状颗粒降低40%。 4.多功能协同效应 电绝缘与抗静电:绝缘型球形SiC的体积电阻率>10¹⁴Ω・cm,同时可通过掺杂控制表面电阻(10⁶-10⁹Ω),避免电子设备静电干扰。 吸波辅助散热:中空球形SiC在14GHz频率下反射损耗达-18dB,可同步解决5G设备的散热与电磁干扰问题。 1.高性能复合材料增强体 这是其最核心、最广泛的应用方向。将其作为增强相添加到金属(如铝、镁、钛基)、陶瓷或高分子材料中,可以大幅提升基体材料的性能。 金属基复合材料:用于航空航天、军事领域的轻质、高强、耐热部件,如卫星支架、导弹尾翼、航空发动机部件、电子封装外壳(解决散热问题)。 陶瓷基复合材料:用于制造极端环境下的部件,如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、燃气轮机的耐高温叶片、核反应堆的包壳材料。 高分子复合材料:添加到塑料中可提高其耐磨性、导热性和刚性,用于制造高导热塑料、耐磨齿轮、轴承等。 2.增材制造(3D打印) 作为金属3D打印的原料粉末,可以打印出强度、硬度和耐热性远超传统合金的零部件。 本身也可作为陶瓷3D打印的主要材料,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(SLS)等技术制造复杂形状的先进陶瓷零件。 3.新一代半导体与电子器件 导热填料:由于其高导热和绝缘特性,将其填充到环氧树脂等高分子中,可以制成高性能的导热胶、导热膏、导热垫片,广泛应用于大功率LED、CPU、GPU的散热,是解决电子设备“热管理”难题的关键材料。 半导体衬底:基于其宽带隙特性,用于制造高温、高频、高功率的电子器件(如MOSFET、二极管),比传统硅基器件效率更高、体积更小,是新能源汽车、高速轨道交通、5G通信基站的核心元器件。 4.催化与能源领域 催化剂载体: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其成为优异的催化剂载体,用于汽车尾气净化、石油化工等领域。 锂离子电池:研究将其用作电池负极材料或负极包覆材料,利用其高稳定性和导电性,有望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。 储氢材料:作为储氢材料的载体或添加剂,改善储氢性能。 5.耐磨涂层与精密抛光 涂层:通过热喷涂等技术,在刀具、模具、机械零件表面形成一层极硬的碳化硅耐磨涂层,极大延长其使用寿命。 抛光液:制成纳米抛光液(如CMP抛光液),用于对蓝宝石衬底、硅晶圆、光学玻璃等进行超精密抛光,获得原子级光滑的表面。 江苏秋正新材料作为国内高端粉体材料国产替代的核心参与者,专注于新型高档材料的研发与生产。公司核心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头部企业(如德国肖特、日本旭硝子等),在玻璃、陶瓷、微晶玻璃领域提供专业化整合解决方案,欢迎大家联系我们!
相关产品
更多
相关文章
更多
技术文章
2025-09-25技术文章
2025-09-12技术文章
2025-09-09技术文章
2025-09-09虚拟号将在 秒后失效
使用微信扫码拨号